查看原文
其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目录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的重要表现——从人的本质与发展看“第二个结合”的前提

杨洪源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

许亮


数字资本主义批判

消费盲从、生活附魅与精神虚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三重“异化”

 夏巍,胡运海

数字资本主义技术代码视域下功绩主体的自我剥削与自由悖论

姜英华

数字商品、元数码私有制和数字劳动:数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支点

余伟如


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历史逻辑、时代要求与未来进路

王建平,曾姝倩

教师工作负荷的生成机理、异化表征及调治向度——基于罗萨“社会加速及共鸣理论”的分析

赵岚,李燕

中小学教师工作内容:现实样态、结构困境与调适策略

梁红梅,吴崇文,侯月明


世界史研究

古埃及神谕研究(公元前3000年至前1550 年)——基于原始文献与文化记忆理论的双重考略

 李晓东,李雷

17世纪以降中日“脱夷”思想的形成与影响

董灏智

近代以来日本学界阳明学解读的文脉

 黄滢

语言文学

从隐喻当代理论到当代隐喻学认知蜕变卅载(1994-2023)

孙毅,陈鸿志

李贽平等宽容思想探赜

于溟跃


乡村治理与共同富裕

我国数字乡村试点的政策工具偏好及区域差异——基于全国72个试点县域的扎根分析 

谢小芹,张春梅

数字农业中农民保障的制度创新 

于霄

多重逻辑下乡村治理的“漂移”——以东北某村粮食补贴政策调整为例

马太超,张春华,邓宏图


学术论丛

全国一本地尺度下东北三省城市创新网络演化特征与创新能力研究

 谷国锋,王弘彦,周宏浩

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先驱——基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向度的考察

李安增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的重要表现

——从人的本质与发展看“第二个结合”的前提

从学理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及其主要表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切实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并基于社会关系来把握人的本质,反对把人看作抽象的孤立的个体,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同理论起点。在核心理念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人文化成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主张,在逻辑上是相通的。明确人在社会和历史中的地位及作用,构成了正确认识人的发展的一个基本内容。从人的发展角度审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契合,不难看出天下为公追求和共产主义理想相通、民为邦本思想与坚持人民至上相合。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

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对于康续中华民族的根脉,夯实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的方法途径主要包括: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推动中华物质文明实现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推动中华政治文明实现现代转型;从革故鼎新的担当精神到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推动中华精神文明实现现代转型;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推动中华社会文明实现现代转型;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中华生态文明实现现代转型。

消费盲从、生话附魅与精神虚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三重“异化”

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等新型数字科技之翼,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迈向了一个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中,异化现象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对消费观念进行了新塑造,算法指令的生成引发消费内容的私人定制化,数据平台的产生促成消费生态的重新架构,数字技术的普及致使消费主义的大肆泛滥,消费趋于盲从;对日常生活进行了全覆盖,其连续性与稳定性逐渐被数字信息的狂轰滥炸打破,呈现碎片化样态;日常生活的堰意与宁静逐渐被数据与算法的推送与订阅打破,显现出平庸化样态;对精神世界进行了新渗透,个体思想日趋浅薄空疏、大众审美日趋媚俗粗鄙、精神世界日趋虚无。厘清西方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在消费、生活与精神层面产生的异化现象,对于我国今后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避免异化现象的产生具有重要的警醒作用。

数字资本主义技术代码视域下功绩主体的自我剥削与自由悖论

数字技术作为数字资本主义的重要基点,既承载了数字生产力的纯粹要素方面,也维持和重塑着数字生产关系。数字资本主义的技术代码表征了数字技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内聚统一,形塑了数字资本主义下崭新的功绩社会。功绩社会下,驯化主体被功绩主体所代替,功绩主体将传统的否定禁止和他者剥削翻转为肯定示好和自我剥削,自我剥削打着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优化和自我完善的幌子,实际却是自我征服、自我促逼、自我耗散和自我毁灭,由此呈现出自由的功绩主体不自由的恃论景象。对此,我们需要求教和回归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技术批判的原则方法,透视和掌握数字资本主义的技术代码和技术本质,识破功绩主体自我剥削的不自由真相,分析其深层本质和致因逻辑,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一种真正自由的可能的未来方向。

数字商品、元数码私有制和数字劳动:数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支点

数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仍需按照马克思创立的经典路径前行,以分析商品、私有制和劳动形式发生的新变化为理论支点。资本主义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平台成为人类活动必然竖立其上的数字化基质,它是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统一,也是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统一。任何发生在平台的数字行为都会把作为劳动对象的元数码塑形为元数据,元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原料又进一步被塑形,从而生产出数据商品及其建构的商品空间。其中的关键是资产阶级拥有平台,因此一开始就决定了其生产的一切都归资本家所有。生产元数码以及把元数据塑形为数据商品的劳动是传统雇佣制下有酬的数字雇工劳动;把元数码塑形为元数据的劳动则是新型交往雇佣制下无酬的数字受众劳动。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力的让渡和使用,一方面通过数字零工掩盖传统的契约雇佣,一方面通过社会交往、日常生活把受众的劳动力并入自身。受众劳动是复写劳动,用于交往的交互性数据和用于交换的商品化数据虽然具有表面的同一性,但事实上却作为彼此独立的使用价值复合于一次同质的劳动被生产出来。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历史逻辑、时代要求与未来进路

国家高度重视教师教育事业,并领导教师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过百年奋斗,我国教师教育在目标定位、层次结构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教师教育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教师的当代使命。面对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任务,应不断提升新时代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能力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回应新时代中国式教师教育的新要求,应当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教师教育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经验,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教师教育“立交桥”,持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完善教师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城乡教师一体化模式,实现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

教师工作负荷的生成机理、异化表征及调治向度——基于罗萨“社会加速及共鸣理论”的分析

本文依托法兰克福学派新一代领军人——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提出的“社会加速及共鸣理论”,从社会母系统的运转现实关怀到教育子系统的生态现状,审视了学校场域内更微观组织单元“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工作负荷问题。在社会大“提升逻辑”下,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的生成呈现三重逻辑——“竞争逻辑、效率逻辑、功利逻辑”;其现实表现为五种“异化表征”——“时间异化、空间异化、权责异化、行动异化、情感异化”。为找到教师工作负荷的有效调节之法,平衡教师工作的工具价值与理想价值,需探寻我国中小学教师与“工作环境、自我身心、职业角色”之间共鸣关系的建立。

中小学教师工作内容:

现实样态、结构困境与调适策略

中小学教师工作减负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工作内容不合理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而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合理配置工作内容,必须客观呈现中小学教师工作内容的现实样态和困境。本研究深入分析全国48874份教师调查问卷,发现多数教师感到工作强度过大,工作内容无论是“质”还是“量”上都未达到合理的结构样态。非教学工作呈现出数量上“积少成多”、分布上“盘根错节”、时空上“界限不明”等诸多问题,教师对非教学工作的抵触心理、不同教师工作内容问题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也让工作内容的优化面临困境和挑战。因此,只有厘清教师职责边界、增强教师工作弹性,针对不同教师工作内容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才能有效调适教师工作内容,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古埃及神谕研究(公元前3000年至前1550年)——基于原始文献与文化记忆理论的双重考略

神谕仪式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早期人类文明的宗教活动。然而,直至古埃及文明诞生约1500年后的新王国时期才出现有关神谕仪式的直接记录。新王国的神谕仪式所呈现出的高度完善化且制度化特征,引发了学术界对古埃及神谕起源的争论。新王国以前的文献史料能够反映神谕实践的部分表征,但不能作为证明神谕存在的直接证据,须辩证看待。早期神权与王权观念决定了神谕在当时属于“隐性文化”,故未被主流叙事所记录。阿蒙神崇拜的兴起、仪式时空单元的构建以及神权与王权观念的演变最终导致神谕由“隐性文化”转变成为“显性文化”。

17世纪以降中日“脱夷”思想的形成与影响

明清鼎革之后,中日两国围绕着“华夷之辨”而展开“脱夷”思想的建构。一方面,清统治阶层通过构建“华夷一家”而消再“华夷之辨”的紧张性,为其统治中国提供了学理依据;一方面,日本江户学人则视中国大陆发生了“华夷变态”,并由此塑造“日本为中华”的优越论。这两种似同实异的“脱夷”思想更间接影响了西方“民族观”在近代中日的传播与演变。换言之,近代中日两国对西方“民族”观念的不同接受历程,正是明清鼎革后中日“脱夷”思想在近代的回响。

代以来日本学界阳明学解读的文脉

近代以来的日本阳明学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治时期到二战结束,这一阶段学者或将日本阳明学视作“明治维新的精神动力”,或将其作为“东洋文化”的一部分加以否定;第二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学者从近代化角度为阳明学赋予积极意义,代表人物是岛田虔次;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沟口雄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日本根本就不存在阳明学。近代日本阳明学解读的变化与日本在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密切相关,既受到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又反映了日本在西方与中华两种强势文明之间难以自处的复杂心态。当代学人应辩证地看待近代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在东亚思想史的内在脉络中考察东亚阳明学乃至东亚儒学的特点,从而为客观认识东亚传统文化提供有益启示。

从隐喻当代理论到当代隐喻学认知蜕变卅载(1994—2023)

隐喻当代理论的雏形现于1993年莱考夫(Lakoff)发表的长文,该理论近年来已成为隐喻研究领域的一块“压舱石”。语言学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诸多隐喻当代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助推“理论”蜕变成“学”,当代隐喻学呼之欲出。本文通过梳理1994—2023年当代隐喻学研究三十载发展历程,扼要盘点五项代表性成果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的探索现状,依照隐喻现有研究指出有待继续深入挖掘的方面,并结合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对当代隐喻学予以展望。分析表明,当代隐喻学在理论深度和应用广度上不断扩充,切实出现了跳脱隐喻当代理论灌篱并破茧成蝶的革命趋向。本文希冀为该领域的深入挖掘和蓬勃发展提供参考。

李贽平等宽容思想探赜

李贽平等思想传世的几百年间,因其超越时代的开阔与锋芒而常常被学人论及。而他的宽容理念特别是“恒顺于民”则或困于时代所限,或由于“异端”过甚,或源于世人认知不足,未能得到应有的阐扬。从承续、整合与创新三个视角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李贽平等宽容的理念和思想,把握李贽“疑”与“胆”的思想武器,进而还原其先进与新锐所在,有益于领悟李贽敢于怀疑批判的抗争精神与思想解放的启蒙品质,并能更为真切地定位其在思想史中的历史坐标。

我国数字乡村试点的政策工具偏好及区域差异

——基于全国72个试点县域的扎根分析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目标。自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数字乡村试点以来,全国各试点地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已有研究或从乡村发展与变迁视角来阐释数字化建设对于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或从数字治理视角呈现数字化驱动乡村治理的过程和机制,而较少关注“试点”政策本身,更缺乏政策工具的类型学归纳和分析。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研究对全国72个数字乡村试点县域的一、二手资料进行扎根分析,最终提炼出能力建设型、协同治理型和创新激励型三类政策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乡村建设的“价值实践张力—动力机制—政策工具选择—政策目标实现”分析框架。研究表明,以政府主导为依托的能力建设型工具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叠加协同治理型与创新激励型两类政策工具,共同促进数字乡村建设的纵深发展。具体而言,东部沿海及部分中部地区因其自身物质基础较好,偏重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西部及东北地区则更偏好能力建设型工具的运用。然而政策工具的选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情境的变化由单一转向动态化与多样化。本研究可为数字乡村试点的深入推进提供工具借鉴,也可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数字农业中农民保障的制度创新

近年来,数字农业在我国高速发展,受到政策支持,而目前研究更多关注数字技术给农业带来的效率提升,而忽略了其对农民的负面影响。数字农业发展与其他领域的技术转型影响不同,农业公司更容易实现从数据控制到知识替代,再到身份固化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原有的农村土地保障能力受到数据生产地位提升的削弱,知识替代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被边缘化,集体经济组织的保障能力受到农业公司的削弱。所以,我国应在推广数字农业技术的同时对农民保障制度进行创新,这包括在数据形成过程中为农民设定保障,满足一定条件的大型农业公司股权中应设农民集体特留份,农业公司应承担本地用工义务。

多重逻辑下乡村治理的“漂移”

——以东北某村粮食补贴政策调整为例

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本文构建了“行为主体—行动逻辑—治理绩效”(SLP)的统一分析框架,用以系统考察乡村治理全过程,并以实际案例验证分析框架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乡村治理涉及行政村、村民小组和农户三类行为主体,分别主要对应政治逻辑、社会逻辑和经济逻辑三重行动逻辑。各行为主体面临的约束不同,行动逻辑及其组合也每每不同,由此引发的实际行动以及作为互动结果的乡村治理绩效便存在明显差异。基层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要充分考虑农户的现实情况,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衔接,促使多重逻辑良性互动,进而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全国—本地尺度下东北三省城市创新网演化特征与创新能力研究

在网络科学不断发展,创新过程存在跨区域、多尺度、动态性特点的背景下,创新网络及其演化已成为创新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将2004—2018年城市间合作专利信息作为原始数据,来表征东北三省城市创新网络,借助Gephi、Ucinet等分析工具,运用复杂网络等研究方法,基于全国—本地尺度分析其格局和结构的演化特征,测度城市创新网络资本,评价城市创新能力,进而对二者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全国—本地尺度下的东北三省城市创新网络的演化特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以“哈长沈大”为网络核心的格局逐渐清晰,网络成长性明显但创新合作的紧密程度和效率均不可观。全国—本地尺度下东北三省城市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同样存在差异性,全国尺度的网络增速小于本地尺度且存在“小世界”特性,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不畅通。东北三省城市创新网络资本与城市创新能力水平相关性增强,城市创新能力格局与城市网络地位分布较为一致,城市位于网络的地位以及获取异质性知识与技术的能力更为重要。

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先驱

——基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向度的考察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使命的文化形态得以有机融合和发展: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阐述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和光辉典范。


点击上方二维码可以

免费阅读2024年第1期电子书~


期刊介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中国人文社科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佳期刊。双月刊,逢单月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发马克思主义、世界史、教育学、政治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语言文学等各学科学术研究论文。本刊实行开放式办刊,欢迎国内外学者向本刊投稿。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